5年算总账基金长期投资值不值? 附五年牛基
在中国基金市场,要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取更高的收益,需要选择那些在熊市中表现最优异的基金长期持有,而不是那些追逐牛市中表现最好的基金。
熊市抗跌
长期业绩领先法宝
证券时报
杨
磊
股市经历多轮牛熊转变之后,长期业绩领先的基金有哪些特征?本报通过对截至2008年11月14日的5年长期业绩进行分析后发现,熊市抗跌才是基金长期业绩领先的法宝,5年长期业绩领先的基金在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中表现平平,却在两轮熊市中表现最好。
年化收益率20%
据悉,在2003年11月15日之前成立的开放式基金共有49只,扣除债券基金以外,40只开放式基金参与了5年业绩对比。天相统计数据显示,基金5年平均业绩达到了154.22%,收益率最高的是华夏回报,5年投资业绩达到了303.4%,明显超过了第二名嘉实增长的241.53%,比业绩最差的基金收益率高出3倍多。
同指数的表现进行对比,上证指数在2003年11月14日收盘点位为1331.05点,到了今年11月14日上证指数收于1986.44点,期间上涨了49.24%;深证综指则从356.94点上涨到了545.34点,期间上涨了52.78%,和上证指数涨幅相差不多。基金的业绩涨幅超过了指数100多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数的收益率没有考虑到股改送股,按照10送3进行计算,指数实际涨幅应该是95%左右,基金的5年长期投资收益率实际比指数多了50多个百分点。
如果对投资收益率进行年化处理,基金5年投资业绩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0%,指数实际年化收益率约为14%,相当于每年基金比指数多赚了6个百分点。
债券基金的5年长期平均收益率为73.48%,其中,股票投资仓位高的南方宝元和融华债券收益率最高,分别达到130.96%和124.18%,长期投资业绩已经接近偏股基金的平均水平。
华夏回报后来居上
为了更好地分析基金业绩,本报将过去5年分成三个时期进行考察,第一个时期是2003年11月15日到2005年6月8日,为第一阶段熊市的表现;第二个时期是2005年6月8日到2007年10月15日,为连续2年多的大牛市行情;第三个阶段是从2007年10月15日到今年11月14日,为第二阶段熊市的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金长期业绩最好的5只基金中,大牛市收益率最高的基金只有406.12%,在40只基金的收益率排名中还不到前10名,只能算是牛市中表现平平的基金。
事实上,长期业绩领先基金都在熊市中表现优秀。华夏回报5年总收益率名列第一,但在第一轮熊市和大牛市中都表现平平,分别获得9.92%和406.12%的业绩,略好于行业平均5.88%和360.65%的收益率,但该基金后来居上,在去年10月至今的熊市中只下跌了27.49%,远远好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5年业绩第二名的嘉实增长和第三名的合丰成长具有相同的特征,都是在2005年6月之前的熊市中表现出色,收益率分别达到30.64%和27.32%,名列当期所有基金收益率的前两名。即使在2005年6月以后,这两只基金的业绩都表现平平,和行业平均水平相当,但早期的业绩基础让这两只基金的5年收益率分别达到241.53%和232.73%,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60到80个百分点。
5年长期业绩较好的保本基金南方避险收益率超过200%,更加说明了熊市抗跌的重要性。该基金在大牛市中保持50%左右股票仓位,投资收益率接近混合基金,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收益率达到265.87%,但由于该基金在今年以来股市下跌中保持低仓位,基金净值在本轮熊市中只下降了22.28%,比行业平均下跌45.28%少跌了23个百分点,使得该保本基金的业绩超过36只偏股基金。此外,业绩排名第五名的合丰周期的优势主要来自于第一轮熊市。
封基也有类似特征
由于中国最早的开放式基金成立于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无法进行7年或7年以上业绩对比,只有封闭式基金才能进行更长时期的业绩对比。天相统计显示,从7年以上的投资业绩来看,刚刚转型为开放式基金的科汇和科翔的长期业绩明显领先,高出其他基金业绩100个百分点以上。
据悉,基金科汇和科翔的业绩持续领先,特别是在2003年和2004年两年的优异投资业绩。2003年全年基金科汇和科翔分别上涨31.81%和32.75%,2004年两只基金又分别上涨16.94%和8.38%,奠定了两只基金在封闭式基金中的领先位置。
事实上,在大牛市中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反而是长期表现偏差的基金。在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的大牛市中,指数基金占据了前两名,分别达到527.63%和521.94%,远远超过行业平均的360.65%,但由于熊市中跟随指数表现太差,2003年11月到2005年6月出现亏损,去年10月以来下跌超过60%,5年累计收益率只有100%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逊色不少。
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国基金市场,要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取更高的收益,需要选择那些在熊市中表现最优异的基金长期持有,而不是那些追逐牛市中表现最好的基金。
指数基金债券基金不相上下
荣
篱
纯债基金和指数基金,哪一个的收益更高?哪一个风险更低?这是一个具备基本证券投资常识的人都很轻易回答得了的。然而,事实可能与常识有相当出入——这两类基金在经历了5-6年的比赛后,竟然业绩不相上下!
数据显示,成立于2003年3月的中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指数基金——天同180指数基金(现为万家180指数基金)截止2008年11月7日的总回报为62.88%,按复利计算,年收益率约为9%;2003年8月成立的指数基金博时裕富成立至今的总回报为49.46%,复利计算的年收益率为7.9%。再来看同时期成立的纯债型基金的情况:华夏债券成立于2002年10月,截至目前的总回报为55.45%,复利收益率为7.6%,而2003年4月成立的招商安泰债券基金的总回报为45.39%,复利收益率为7%。
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而又沮丧的对比数据。如同选股一样,选中一只好的基金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投资者在难以抉择基金管理人良莠的情况下,指数基金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然而,指数基金的数据却是令人相当失望的,其高风险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其收益竟然与被普遍认为是低风险低收益的纯债券基金相若。其原因何在呢?乍听到这一对比的专业人士的第一反应是:纯债基金有相当比例的可转债的投资,这样就享受了股市的上涨带来的收益。但查阅了两只纯债基金的投资组合,即使是在股市情绪最高涨的2007年,两只基金的可转债的投资比例也没有超过其净值的4%。
事实上,与其说是债券基金做得太好,不如说是指数基金太不适应中国市场。晨星的数据显示,2003年底到今年11月初,股票型基金(积极投资类)的平均收益率为122%,远高于同期成立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之所以表现如此之差,与中国股市指数“轮回”的特性有关,更与指数基金长期保持高比例持仓的特性有关。这引发出一个思考:现阶段的中国股市是否更适合配置型基金的生存。
银河证券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年初到2008年11月初,沪深300经历了从终点回到起点的轮回,此间,标准股票基金(契约规定至少持有60%股票资产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66%。而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股债平衡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是3.84%、8.89%和20.53%。也就是资产配置*策越灵活的基金,在这个从暴涨到暴跌的周期中收益越高。
长久以来,关于基金产品的设计一直存在一个争论:有观点认为,基金应该有明显的风险收益,以便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资产配置。而另一种观点是,中国老百姓并没有进行资产配置的能力,他们只需要将钱交给基金管理人,由基金管理人根据市场进行资产配置。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两种产品设计思路,前者设计出来将股票投资比例固定的基金,比如,无论股市牛熊,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后者则表现出“进可攻退可守”,股票投资比例从30%至90%,也就是随时可以从一只股票基金变为一只偏债基金。
虽然两种观点各有利弊,但从现实情况看、从长期来看,灵活的进退确实战胜了长期高比例持股。
评论
长期投资只是一个外壳
荣篱
5年算不算长期投资?无论是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还是发达国家股市,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在言必称“长期投资”的时期,一些数据颇令人困惑:长期投资并不没能带来令人振奋的回报。
从单只股票的个案看,长期投资价值确实是可以创造奇迹:如果在2003年8月买入万科,经历5年后即使在经历2007年至今惨不忍睹的大跌后,其收益率仍然高达600%。然而,我们并不能指望都能买中万科。作为中国第一批房地产公司,万科是百里挑一大浪淘沙存活下来,当年几乎与万科齐名的深金田已从证券市场消失。
因此,理性投资者所期望的应该是市场平均收益。现实是,市场平均收益是令人失望的:一只2003年中成立的指数基金,经历了5年多后,到今年11月初,其总回报为50%,按复利计算,也就是每年的收益率在8%左右,也就是既不能跟上中国GDP的增长,也不能抵御真实的物价上涨。这样的数据并不是个案,相当一批指数基金的收益率情况都是如此。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长期投资”的概念几乎与“买入并持有”等同。中国证券市场几年来的发展表明,买入并持有的方法并不适用。买股票,运气不好可能会选中深金田,买入并持有可能带来的是血本无归,股票退市;买指数,多年来指数反反复复的轮回,虽说也略有收成,但少得可怜,收益与风险并不对称;买基金,面临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投资水平高下不一,甚至基金管理人内部的巨大变动。
所以,人人都知道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有效,但没有几个人真正学得到老巴的精髓。老巴有耐心,可以长时间的等待市场低点;老巴也有择股能力,看得清股票的价值,进退有方。可以说,长期投资只是一个外壳,需要填充太多的内容,才可以创造奇迹。
五年牛基
华夏回报
在2004年到2005年的熊市、2006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中表现略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异*突起表现非常抗跌,成就了5年综合业绩超过300%,名列第一。
嘉实增长
2004年到2005年熊市中业绩表现数一数二,在2006年至今三年投资业绩表现平平,5年综合业绩排名第二。
合丰成长
2004年到2005年熊市中业绩表现同样是数一数二,2006年到2007年表现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最近一轮熊市中表现抗跌,5年综合业绩排名第三。
南方避险
长期业绩胜过绝大多数偏股基金的保本基金,秘诀在于2006年到2007年大牛市中增加股票仓位,而在最近一轮熊市中,回到保本基金保守的本色,5年综合业绩超过200%,排名第四。
5年基金长期业绩对比情况一览表(%)
基金名称
基金类型
2003年11月15日至今业绩
其中:2005年6月8日之前业绩
2005年6月8日至2007年10月15日业绩
2007年10月15日至今业绩
华夏回报
混合型
303.4
9.92
406.12
-27.49
嘉实增长
股票型
241.53
30.64
353.89
-42.4
合丰成长
股票型
232.73
27.32
312.41
-36.63
南方避险
保本型
203.51
6.74
265.87
-22.28
合丰周期
股票型
197.81
12.47
400.44
-47.09
华夏成长
股票型
194.64
6.86
427.16
-47.7
鹏华成长
混合型
194.11
-0.09
403.64
-41.55
国泰金鹰
股票型
191.28
10.71
446.95
-51.9
融通新蓝筹
股票型
189.67
0.35
456.87
-48.17
易方达平稳
混合型
189.46
21.75
287.09
-38.58
宝康消费品
股票型
188.81
17.1
348.57
-45.02
银河稳健
股票型
187.18
-12.2
514.12
-46.74
海富通精选
混合型
182.68
18.27
377.78
-49.98
嘉实成长
混合型
182.59
12.72
352.11
-44.55
宝康配置
混合型
181.11
5.94
401.16
-47.05
大成价值
股票型
179.95
10.91
394.7
-48.98
华安创新
股票型
173.33
5
397.56
-47.68
景顺平衡
混合型
167.09
12.1
345.41
-46.51
鹏华收益
股票型
166.27
6.01
445.64
-53.97
合丰稳定
股票型
163.74
15
333.82
-47.13
招商股票
股票型
160.76
7.11
359.66
-47.04
长城久恒
混合型
159.46
2.26
300.5
-36.65
银华优势
混合型
159.07
10.68
350.88
-48.09
景顺优选
股票型
158.15
18.63
362.1
-52.91
嘉实稳健
股票型
156.82
8.68
404.54
-53.16
南方稳健
混合型
149.36
11.83
398.83
-55.3
招商平衡
混合型
138.97
8.13
216.39
-30.15
宝盈鸿利
股票型
135.51
-7.86
432.2
-51.97
博时增长
混合型
135.09
-5.53
400.99
-50.33
长盛成长
股票型
134.06
8.82
312.65
-47.88
融通成长
股票型
122.4
-4.33
388.97
-52.46
华安MSCI
股票型
117.27
-4.77
527.63
-63.65
融通深100
股票型
103.57
-11.65
521.94
-62.95
万家180
股票型
100.86
-9.14
491.12
-62.6
金鹰优选
股票型
91.72
-5.64
322.66
-51.93
德盛稳健
混合型
86.29
-2.37
274.99
-49.11
博时裕富
股票型
75.64
-10.24
464.27
-65.32
富国天源
混合型
72.71
3.23
224.22
-48.4
数据来源:天相投资(截至2008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