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ask.bdfyy999.com/<
原创计文君纯粹Pura
高考全国甲卷《红楼梦》材料作文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会成为热点,今年也不例外。全国甲卷《红楼梦》材料作文引起广泛讨论——题目给出的材料、如何破题作文、红楼话题,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果然围绕古典与红楼:大观园匾额对联之妙,贾政与宝玉,元妃省亲,宝黛钗三春、大观园、结诗社,等等。《红楼梦》可谓家喻户晓,目前作为中学经典阅读课标,加之影视传播,此次红楼古典命题,亦可称为顺应潮流了。
著名实力派作家、文学博士、《红楼梦》研究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接连出版其力作——《曹雪芹的遗产: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及《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关于《红楼梦》她表示,你的知识储备越多,你能从中看到的就越多。
面对这份全国甲卷的作文题,计文君坦言:“当宝玉的试题,成为了你的高考作文题,我希望中学生们得到的启示,不是《红楼梦》有多重要,用贾政的话说要‘一气讲明背熟’,而是回到语文学习的根本,那就是获得语言能力。”
——纯粹君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01
当宝玉的试题,成了你的高考作文题
文/计文君
虽然《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中学生被要求全文阅读,但能把此等地方也读熟读透的同学,应该也不多。估计很多同学,读完之后脑袋一蒙,然后决定再读一遍。有位四川同学考后接受媒体采访,说今年的语文卷很难,“至于最后的作文,也是非常的抽象,前两遍我都没看懂什么意思,最后还是看的不太懂,什么《红楼梦》乱七八糟的。”
这位同学的抱怨,其实有几分道理。出题人比贾政还要“居心叵测”,把题目埋伏得很深,外面多了两重“机关”。
第一重机关就是“《红楼梦》”加“《醉翁亭记》”。干扰信息太多:元妃贾政欧阳修贾宝玉,大观园醉翁亭,一下子就把注意力给弄得很分散,特别是在高压的应试状态下,面对过多无法直接对应自己学习和生活经验的陌生符号,骂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也很自然。
第二重机关是“审美”。题目材料给出的对比项是“翼然”、“泻玉”和“沁芳”,判断分析对与错、是与非,相对容易,品鉴比较“美”则要难得多。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沁芳亭
考场上,同学们也不会有闲情雅致,细细品味。欧阳修文中用“翼然”,也是妙辞——《醉翁亭记》开篇,先是大全景,“环滁皆山也”,然后镜头推至中景,“有亭翼然”,山间林中,一亭翩然若飞,然后是与民同乐的太守出场,层次分明,动静相宜,还给出了人物视点,附带着雀跃愉快的情绪。
但搬来形容大观园中的这个亭子,无论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还是与特定游园人物的关系,以及园林造景所传达的意境、情绪,“翼然”显然是不准确的。
我们再来比较“泻玉”与“沁芳”:欧阳修写的是滁州城外的天然山水,一个“泻”字,既写出了山势陡峭,又写出了水声铮铮,是准的,好的,美的;但大观园水系是人工造景,水系动力靠着北面的水闸提升,水势和缓,“泻”字就不够准确了,而“沁”则写出了园中之水的安静。至于“玉”,写的还是水色,而“芳”不只有颜色,还有了气味,正所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作为高考作文,这两重“机关”都可以视为“陷阱”。如果考生头脑足够清醒,材料不熟悉,没关系,想不了这么多,也没关系,抛开贾家父子大观园,六一居士醉翁亭,直接奔着题目下方“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这几句话,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去想,应该能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高考作文。
醉翁亭
剥去“红楼梦”和“文学鉴赏”的外衣,全国甲卷其实是一道简单明晰的材料题:一个小团队受命完成一项任务,有人墨守成规使用老方案,有人机械理解任务内容,给出简陋粗糙的方案;也有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任务要求,考虑多方需要,务实创新,给出了相对完美的方案。
如果看见这份材料,估计没有几个高中生会觉得作文难——不要太容易吧。
全国甲卷多出的两重“机关”,难为了一部分同学,但也给另外一部分同学,那些有着更多文学积累和阅读经验的同学,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当宝玉的试题,成为了你的高考作文题,我希望中学生们得到的启示,不是《红楼梦》有多重要,用贾政的话说要“一气讲明背熟”,而是回到语文学习的根本,那就是获得语言能力。
当然,更希望21世纪的少年国人能亲近这部经典,《红楼梦》所裨益的不只是一场考试,而会是你的一生。
(本文原标题为《当宝玉的试题,成了你的高考作文题》,文/计文君,经中国现代文学馆授权刊发)
延伸阅读
李辰冬在巴黎答辩论文,就曹雪芹为何比肩莎士比亚侃侃而谈的时候,在“东方巴黎”上海,茅盾受开明书店老板的请托,开始删节《红楼梦》了。
那是年的春天,“左翼作家联盟”大旗招展,茅盾是核心成员,文学活动繁忙,有杂志要办,有外国书要翻译出版,还要跟“新月派”笔战,茅盾自己的创作也处在高峰期,《子夜》之后,写了《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小说,还有一系列的作家论和理论文章,随笔杂文更多,著名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选编完成并出版。
百忙之中,茅盾先生还是决定“唐突”一下《红楼梦》。
这不仅让人好奇,为什么?
在《节本红楼梦导言》(简称《导言》)中,茅盾先生先把陈独秀的话挡在了前面:
陈独秀先生曾说:“我尝以为如有名手将《石头记》琐屑的故事尽量删削,单留下善写人情的部分,可以算中国近代语的文学作品中代表著作。”(见亚东版《红楼梦》陈序。)在下何敢僭称“名手”,但对于陈先生这个提议,却感到兴味,不免大着胆子,唐突那《红楼梦》一遭儿。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04
除了自己的兴趣,茅盾接着在《导言》中还解释做这个节本的目的:
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可以去读原书,但是中学生诸君倘使想从《红楼梦》学一点文学的技巧,则此部节本虽然未能尽善,或许还有点用处。
这个节本,也许该被算作第一部青少版《红楼梦》。
曹雪芹的遗产: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02
请托茅盾先生做此事的是开明书店老板张锡琛。张老板和沈先生是老乡,颇有些交情。
而开明书店,当时因为出了一些优质的青少读物而为人称道。特别是年推出的初等小学国语课本,叶圣陶撰文,丰子恺绘图,受到了当时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赞誉。八九十年后,移动互联时代的那些新媒体,还为发现了“民国课本有多惊艳”而大惊小怪了一番。他们曝出来的那些课本的照片,就是开明书店出的,绘图好看煞人,内容活泼有趣还不失文学性:“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飞到小河边,小鱼在做梦。飞到树林里,小鸟睡得浓……”
出版界的金科玉律,第一好卖的就是教材与教辅,再有就是名著。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出版业,也不例外。节本《红楼梦》算是兼二者之长了。邀请名家担纲,向青少年普及文学经典,传授写作技巧,显然是张老板在既往成功经验之上的新尝试。
茅盾自然是名家,而且他精熟《红楼梦》到可以背诵,张锡琛也是知道的。据曾在开明书店工作多年的钱君匋在他的《书衣集》中撰文回忆:早年郑振铎不信张锡琛对他说的,茅盾可以背诵《红楼梦》,张锡琛就安排酒局,当众打赌,郑振铎点出回目,茅盾滔滔不绝地背诵而出,大致不错,众人皆惊讶且钦佩。
化城喻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11
这部节本《红楼梦》出版后的销量如何,我没有具体考证过,想必是不错,因为不断得到再版。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学林书店还在出,缠枝花卉图案做底纹,上面有一绣像仕女图,标明是开明书店的初版,“红楼梦”三字下面还有“茅盾叙订”四字。书脊上书名之上有“洁本”两个小字。旧书网上品相完好的一套,标价元人民币(可议价),想必存世量相当大,并不是很贵,年的亚东本标价标到了元。至于20世纪80年代北京宝文堂重印的,50块钱。大陆各家出版社也在不断重印,旧书新书都有,簇新的是年出的,配着孙温的画,定价元。
开明书店初版的时候,就把茅盾先生的“节本”,在封皮上弄成了“洁本”。后来再版,大部分出版商也没改的意思。“洁本”是种暗示,如同“少儿不宜”是暗示一样。我只看到年华夏出版社倒是放弃了这种挤眉弄眼的暗示,老老实实写了“节编本”“茅盾节编”。而年的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这个新版,选择了致敬业界前辈,封皮上赫然写着“大作家给孩子看的洁本红楼”,然而搞笑的是,选孙温的画做封面,偏偏选了那幅《贾宝玉梦游太虚境》——这一节明明被大作家给删去了。
《红楼梦》的自清洁程度很高,对于今天的家长来说,根本不必担心这个,你孩子看的二次元动画,什么“耽美”“腐系”,比这本书还要“污”一些。更多的家长买青少版是为了帮助孩子应对进入高考必读书目的《红楼梦》,那茅盾先生的这个节本,对此更是没有帮助。我看到过高中语文考题里出了湘云的判词,让学生判断说的哪个人物;给出书中的诗词,说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这些统统都被茅盾先生删掉了。
问津变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08
茅盾先生的这个节本,很少被真正看作青少版的《红楼梦》。
虽然在《导言》中他也提到“中学生诸君”,但彼时的中学生,不是今天的中学生,学“文学的技巧”,不是“写作文”。茅盾先生之所以愿意删节编订《红楼梦》,是想从普及的角度,贯彻他秉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
他在《导言》中明确了自己“尽量删削”的三个标准:
第一,“通灵宝玉”“木石姻缘”“金玉姻缘”“警幻仙境”等等神话,无非是曹雪芹的烟幕弹,而“太虚幻境”里的“金陵十二钗”正副册以及“红楼梦新曲”十二支等等“宿命论”,又是曹雪芹的逋逃薮,放在“写实精神”颇见浓厚的全书中,很不调和,论文章亦未见精彩,在下就大胆将它全部割去。
第二,大观园众姊妹结社吟诗,新年打灯谜,诸如此类“风雅”的故事,在全书中算得最乏味的章回……这一部分风雅胜事,现在也全部删去。
第三,贾宝玉挨打,是一大段文字,“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又是一大段文字,贾政放外任,门子舞弊,也是一大段文字,可是这几段文字其实平平,割去了也和全书故事的发展没有关系,现在就“尽量删削”。
总计前后删削,约占全书五分之二。既然删削过了,章回分解就不能依照原样,所以再一次大胆,重订章回,并改题了“回目”。
窑变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04
删掉的,是可以忽略的;留下的,是希望你重视的。这个取舍之间的内在逻辑产生于茅盾先生一直推崇的文学主张:文学要有写实精神与社会意义。对于既是小说家也是文艺理论家的茅盾来说,一直秉持着与历来“瞒”和“骗”的文艺相对立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既体现着文学为人生的思想宗旨,也体现着小说现代化的艺术要求。
这个节本在观念和审美上都有明确的导向性,茅盾先生固然想影响有意文学创作的年轻人走向现实主义的道路,只怕也想改变阅读者的审美习惯和价值判断。《红楼梦》如同一个放大器,会扩大这一影响。
于是我们有了这本现实主义的节本《红楼梦》。
我对各种续写《红楼梦》的人都表示理解,更不要说茅盾先生此举背后还隐含的良苦用心了。事后说三道四很容易,所以也很廉价。“历史局限性”是个充满文化优越感的词,这个词隐含着一个假设的大前提—纪年在后,就意味着局限更少,认知更全面。而这个大前提,是可疑的。
我认为这个节本只是更为清晰地凸显了一个大的趋势:《红楼梦》进入20世纪之后,就开始被“现实主义化”。
接下去的日子里,这本书里的“神仙”“幻境”之类的内容根本不必删节,在强大的阐释力量之下,它们会自动蒸发,作为“现实主义杰作”的《红楼梦》,将充满戏剧性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前。
计文君,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出版有小说集《化城喻》《问津变》《白头吟》《帅旦》《剔红》《曹雪芹的遗产: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及《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等,曾获人民文学奖、杜甫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等奖项。
(本文选自《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第五章:进入现代之云生足下,计文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年4月)
曹雪芹的遗产: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02
《曹雪芹的遗产: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以《红楼梦》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观念和叙事艺术的全面探索,是作者近十年来综合其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两方面的成果而完成的学术专著。
《曹雪芹的遗产》这本书不是要对历史文本重新做价值判断,而是面对创作的当下和未来,发现具有启示性的本体论认知与可能的方法论路径。作者也将在“同”与“异”的比对中,探讨对小说创作最具启发性与未来性的小说观念。
《红楼梦》如果曾经作为重要力量参与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历史,那么对于中国小说的未来,“曹雪芹那未被充分理解的遗产”,依然值得信赖。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04
《红楼梦》比起其他古典叙事名著,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尤其自年成为高考必考内容之后,造成了很多中学生及家长的困扰。《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对《红楼梦》从“抄本”到“正典”的接受史及传播史进行了阶段性梳理和深度解读,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红楼梦》更深入、更集中的思考和新读。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问津变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08
本书是由四部中篇小说构成的叙事整体,旨在探讨贯穿人一生的人格教育与代际冲突问题——尤其是在“生老病死”的点上,寻找解决路径,完成自我成长。男主人公甘田,是一名知名心理咨询师,尤其作为亲子问题专家,获得广泛认可,但他却也因为难以辨识的童年创伤,始终困在阴影之中。女主人公艾冬,则是一家影视公司制片人,不为人知的抑郁症患者。两人相遇之后,开始共同寻找走出心理“绝境”的问津之路。
化城喻
作者:计文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11
幻化的城,却能提供真实的庇护和憩息。
需要这个故事宽慰的人太多了,不只精神科医生司望舒,新媒体偶像、神级网红艾薇,艾薇的崇拜者和颠覆者酱紫……
被视为完美的司望舒,拿着无形的手术刀拨弄、切割、缝合患病的“人心”,同样需要“化城”来抵御不知来处却浩大无边的虚无……
名利场中的艾薇,冠冕华服之下,赤足奔跑于现实的荆棘丛中,一场猝不及防的“家暴”,让她肉身重伤的同时“人设崩塌”,引发全面人生危机……
酱紫“灰姑娘”的表象之下,是一颗红黑交织的“于连之心”——她重重设局,攀缘向上,却成为掉进“兔子洞”的爱丽丝……
这是一本关于“幸运者”的小说,更是一本关于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小说,为写作者提供了庇护的文字,也将庇护阅读者。
原标题:《计文君:当宝玉的试题,成了你的高考作文题丨纯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