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囊卵巢竟能遗传和影响后代,该怎么做来降 [复制链接]

1#
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原创知妹腾讯医典她知

近年来,很多年轻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如花的年纪,却因为“多囊”,要面对变丑(多毛、痤疮)、不孕等风险。

到底是运气不好,还是有家族渊源?看了这篇,你就都明白了。

1.生女儿会遗传

对于青少年期就发病的多囊者,很多其实是因为遗传。

多囊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母亲或姐妹有多囊的女生中,有20-40%也会患上多囊或表现出类似疾病症状[1]。

确诊多囊的少女中,25%的人其母亲也患有多囊[2-4],另外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接触高水平雄激素,也是其发病原因之一[5]。

除了患有多囊的母亲可以遗传给女儿,如果母亲患有卵巢多囊改变、高雄激素血症、代谢综合征(父亲有也会)等,都可能遗传给女儿并导致多囊[5]。

2.生儿子不会遗传

由于男孩没有卵巢,所以生儿子不会发生多囊,但也许会受到和多囊相关的其他异常影响,比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等。

另外,许多和多囊相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5],也有可能通过儿子继续遗传下去,毕竟奶奶也算是直系亲属。

1.对胎儿及新生儿时期的影响

胎儿时期

多囊孕妇整个孕期的风险,均高于普通孕妇,因疾病(或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导致的胎盘功能障碍。

加大了早期流产、胎儿窘迫综合征、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发生率的风险[6,7]。

新生儿时期

如果罹患多囊的母亲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其后代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8,9],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甚至死亡。

另外,多囊母亲的孩儿,发生早产、围产期死亡、先天畸形(心血管及尿道生殖道畸形)的概率均升高[10]。

2.远期的影响

除了刚刚提到的,如果因胎儿时期的高雄激素暴露导致青春期或成年后患上多囊,多囊母亲的后代还会发生很多其他问题。

有研究追踪了多囊母亲后代自出生至30岁的健康情况,发现多囊母亲后代的住院率也提高了,住院原因主要包括:代谢障碍(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及哮喘等[10]。

1.备孕前良好的控制病情

已有研究发现,孕前有高雄激素及高胰岛素的多囊患者,孕期更易发生子痫前期等影响胎儿健康的并发症[12]。

孕前病情控制的良好,不但可以降低多囊导致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流产、早产等)的发生率,还可以使孕期的病情更易管理[12]。

2.孕期的多囊管理

多囊的孕妇应小心监护,密切就医,严格遵医嘱,自己也要从饮食、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做好管理[13,14],减少孕期因为多囊导致的高雄激素、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3.青春期监测

积极管理和监测青春期女孩的情况,能避则避,避不了就早发现,早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对于“高风险”女孩(直系亲属曾患有多囊、高雄激素血症、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应更加精心的管理,如控制体重、优化饮食、积极锻炼等,都是避免环境“二次”作用致使患病的有效办法[5]。

如果尽其所能还是避无可避,要怎么自我判断?

一旦孩子出现:多毛、顽固性痤疮、月经不规律(稀发)、黑棘皮(皮肤褶皱有色素沉着)及肥胖等情况,医院查看[15]。

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由此看来,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但可以遗传给后代,还会因患上此病在孕期、产后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但是也不是无计可施。

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降低后代患病的风险的,知己知彼,方能积极应对。

审稿专家

刘海防|医院(宝山院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LegroRS,DriscollD,StraussJF3rd.Evidenceforageneticbasisforhyperandrogenemiainpolycysticovarysyndrome.ProcNatlAcadSciUSA.Dec8;95(25):-60.doi:10./pnas.95.25..PMID:;PMCIDMC.

[2]LeibelNI,BaumannEE,KocherginskyM.Relationshipofadolescentpolycysticovarysyndrometoparentalmetabolicsyndrome.JClinEndocrinolMetab.Apr;91(4):-83.doi:10./jc.-.EpubJan31.PMID:.

[3]Kahsar-MillerMD,NixonC,BootsLR.Prevalenceof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infirst-degreerelativesofpatientswithPCOS.FertilSteril.Jan;75(1):53-8.doi:10./s-(00)-9.PMID:.

[4]SamS,LegroRS,EssahPA.Evidenceformetabolicandreproductivephenotypesinmothersofwomenwithpolycysticovarysyndrome.ProcNatlAcadSciUSA.May2;(18):-5.doi:10./pnas.0602025.EpubApr21.PMID:;PMCIDMC.

[5]NatalieShaw,RobertLRosenfield.Etiologyandpathophysiologyofpolycysticovarysyndromeinadolescents.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