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娘仔墓”
--陆丰碣石卫城民间故事随笔
作者:刘蛰
明清时期,碣石卫城至博美(旧称坣尾墟)有一条道路,称为博美路(现已展拓、平整为水泥路),是古代碣石通往外地的五条旱路之一。该道路在土地岭、观音山脚下这一路段属桥冲大塘乡界。观音山脚下有一水潭,俗称“乌面潭”,潭的附近在碣石至博美道路左侧约三百米处有一座古墓葬,俗称“娘仔墓”。该墓葬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前有三门四柱石牌坊一座,高约三米、石脊飞檐建筑;中有墓柱、拜埕;后是墓穴,其建造年代不详。因古墓葬已多年失祀无人扫墓,长期人迹罕到,故墓园中荆棘、杂草、藤蔓丛生,有的建构材料倾斜、倒塌,显得格外萧条、阴森、恐怖,登临此境,使人不寒而栗。
古卫城民间至今流传着很多关于“娘仔墓”的神奇怪异的传说故事,今录三则:
一、建造“娘仔墓”缘由古代一位将军的尚未出阁的掌上明珠在随父任上不幸逝世,将军夫妇悲痛万分,遂将千金爱女的遗体选择在观音山下厚葬。下葬时竟有爱女的贴身丫鬟闹着一定要舍命去以活人陪葬,到阴间跟随小姐做伴。于是,造墓时,主人特意在墓内存放了不少干粮食物、饮水,又在墓穴顶部留下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通气孔。后来,过路人就经常发现从通气孔中伸出一只纤纤玉手向人招手,讨水,讨食物,很多人受了惊吓。再后来,有胆大妄为者竟将气孔堵死,从此也就再无发现玉手伸出了。
二、每逢傍晚或阴天时节,在墓前路过者,时见一位穿戴简朴得体、落落大方、不失高雅的妙龄美女,坐在墓前慢条斯理地梳理着自己的一头秀发;也有人看到这位美女有时也把头胪从脖子上摘了下来,放在膝盖上慢慢梳弄,编着辫子玩耍,见了生人,既无嗔意也不廻避,头胪的脸部表情从容不迫,笑容可掬。
三、明末清初,传说碣石城有位帅哥,每日上山筢草谋生,有一日,来到了观音山下“乌面潭”边,见一位美女正在一座华屋前面侍弄花草,惊艳不已,不禁好奇,遂上前问礼,美女嘻嘻笑着说:筢草兄,你真傻瓜,再也免去筢草了,进屋来陪本小姐品茶、聊天吧,午后自然有人会帮你把草装满大索篓,让你挑回家去。帅哥将信将疑,也就不由自主地跟随美女进屋,接着是品茶、聊天、吃午饭、上床睡觉、极尽欢娱,日日如此,每天午后,果然都有两大索篓的枯草放在门外,让帅哥挑了回去。有时美女也嘱咐帅哥,在碣石城替她买些香粉、胭脂、头饰等小件化妆品带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帅哥与美女同欢共乐,恩爱有加。城里族佬发觉帅哥原来强健的身体日见消瘦,面色黄黑略带晦气,再三逼问,帅哥方肯供出隐情。族佬们听后无不大惊失色:观音山下本无民居,哪来的华屋、花园和美女。就召集了一帮壮丁,择了个好日子,一同寻到了观音山下,只见一片荒山古岭之间,仅有一座孤坟,独处于沧茫暮色之中,尤显冷漠悲凉。族佬们认定此中必有怪异,责叱帅哥:你被女鬼迷了魂了!帅哥总也不肯相信。于是,族佬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逼命帅哥去邀美女来城内游玩,因城内有多座神庙,美女来了,就请庙里众神来收拾她。越日,帅哥向美女提出邀请,美女竟一口应允,只提了一个要求:让帅哥撑着一支黑色雨伞遮阳,说别把皮肤晒黑了,不好看。于是帅哥一手撑着黑布雨伞,一手搂着美女细腰,美女把魂魄依偎在帅哥腋下,二人说说笑笑,很亲热的样子,一路悠然而来。到了卫城北关迎恩楼,族佬们又逼着帅哥用双手把黑雨伞高高举起,这时美女已无处藏魂,遂即化为一缕清烟,向着正北观音山方向倏然消失。当天夜里,帅哥梦见了美女前来泣告,幽幽地诉说:我本生于将军之府,乃金玉之躯,不幸早殁,春心难泯,本想借你阳气,助我还魂,和你缔结连理,孰料天机涉漏,坏了你我好事,自此缘尽,后会无期了……呜……从此就再无出现。
这些生动、怪异、凄美、富于人性化的传说故事,一人传虚、百人传实,传得沸沸扬扬,听的人无不毛骨悚然。随着故事的传播,“娘仔墓”也就有了知名度,行路人来到了“娘仔墓”附近时,总是目不敢斜睨,疾步前行。尤其是那些挑海鲜、货物走夜路赶生意者,必定要结伴同行,方敢上路,到了这一路段,更是提心吊胆,谁也不敢停步歇息,而是加快步伐,大家大声说笑,或假装咳嗽,或点上一支熟烟,借此提升阳气壮胆、驱走阴霾避邪,但切记千万不可呼喊同伴姓名,人们认为如若暴露了姓名,“神魂”是容易被鬼魅摄走,惹来不祥的。老人们也总是警告年轻人,千万别去这个阴气浓重的鬼地方游玩。笔者今已年过古稀,在小时候就听老人讲“娘仔墓”的传说故事,总吓得夜里不敢睡觉,不敢单独出门。老人们还说,这些故事是从先辈人口中代代传来的,照此追溯推理,始造“娘仔墓”就必定是年代久远的事体了。“娘仔墓”的传说故事听起来神秘怪异、恐怖而又凄美,只是令人同情、怜悯、惋叹,而不会使人产生凶残、邪恶、可憎之感。
本世纪初,有文物部门普查历史古墓葬,来到了“娘仔墓”,看到的是:墓园石牌坊虽存,但到处荆棘,墓后还有人在挖土,且周边垃圾、粪便成堆。文物部门警示,应停止在墓后挖土和堆放垃圾、粪便;并就地请人清除了部分荆棘、藤蔓,经对墓园考证,据说发现了一方石碑,但因年久风化,字迹已难辨识,仅能依稀辩出“娘仔墓”女子的身世与一位卢姓妇女有关。据此线索,文物部门走访了碣石卢族,希望能在族谱中查出族中古代女子嫁给外籍官员的记载,以此顺藤摸瓜,理出头绪。笔者孤陋寡闻,对于此次调查考证的结果未闻其详。
在碣石卫地域上,诸如观音山下“娘仔墓”者,尚有两座,一座在更新村飞鹅行水库北畔,该墓周边无植被,从远处也可观其概貌,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石构件散落于原地,据说当时出土了几件小型金银饰物和一小瓶油质液体,已散失;另一座在金厢湾肚一带。这三座石墓的共同点是:规模一致、年代久远、失祀多年、无碑文可考、在同一时期被毁、有神秘怪异传说。在这三座古石墓中,观音山下“娘仔墓”知名度特高,故事流传甚广,其传说也较为有趣,民间认为是“娘仔墓”,无异议。对这些石墓的由来,有传说是“娘仔墓”,有传说是“将军墓”,还有传说是:皇帝死了妃子,令全国做很多疑墓,国师做法用来破碣石卫地理,高官巨富做“生居”为自己准备好死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今天人们对于类似“娘仔墓”的神秘怪异传说故事已是听之茫然,处之泰然。但是历史终究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体,关于三座古墓葬中的真实人物及其历史事件真相如何?它们之间有无必然性的联系?这些都是一个谜,这个谜正等待着聪明勇敢的考古爱好者们去把它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