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广告、黑诊所,都在大肆宣传不用节食、不需要痛苦的运动,只要服用他们生产的所谓“减肥圣药”就能轻轻松松减肥,而且声称吃上一段时间,就连糖尿病也能被治愈。有一些病友正因为糖尿病痛苦不已,希望能够快点摘掉糖尿病的帽子,从而轻信了这些无良商家的欺骗,在花费了巨大的费用、时间和精力后,最终却发现收效甚微,甚至因为耽误治疗而加重了病情!
糖尿病究竟能不能治愈?
人体和糖尿病的关系就如同土壤与小草的关系一样。要阻断小草的生长只有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清除土壤铺上混凝土,二是通过断水、断阳光阻止它生长,三是定期打理小草的生长,防止它生长的根深蒂固。而身体就如同土壤,糖尿病就如同小草。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糖尿病也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疾病。
通俗来说,糖尿病是内外夹击或是里应外合才导致的疾病,如果家族成员里面有患糖尿病的,那显示这些人的身体本身存在容易患上糖尿病的潜质(医学上称作遗传易感性),如果自身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等)等,糖尿病可能就在这些过程中慢慢地成长了起来,这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结果,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内外夹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无法改变的,要改造这个滋生糖尿病的“土壤”现阶段是不可行;那就只能它阻断它外在的生长条件(比如说管好嘴、迈开腿等),让糖尿病无立足之地;同时要定期开展“巡查”(也就是定期监测),及早发现糖尿病滋生的苗头,第一时间把它扼杀在“土壤”里。
治疗糖尿病
合适的时机很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它是逐渐加重的,当进展到中期、后期时,即便是顶级医生配合顶级的医疗资源,那时候也是无法治愈的。
早期(第一次诊断糖尿病的时候)或前期(血糖已经出现异常,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期。所以把握好时机对治愈糖尿病十分关键。
要尽早发现糖尿病生长的“苗头”。具体条件如下:
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成年人(大于18岁)被定义为:身体本身有容易得糖尿病的潜质,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成年人(医学上称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告知曾经或当前有血糖异常的情况存在。
3.?超重(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千克∕米2)或肥胖(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千克∕米2)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
4.?久坐的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千克)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病史。
7.?有高血压病史。
8.?有血脂异常史。
9.?有冠心病病史。
10.?有使用激素引发糖尿病的经历。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2.?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儿童及青少年中(≤18岁)易患糖尿病的高度危险信号为超重或者肥胖且合并下列任何一种情况: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舅)有糖尿病病史。
2.?身体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情况,如黑棘皮病(颈部等处皮肤粗糙发黑,感觉像没有洗干净一般)、高血压、血脂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
3.?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病史或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对于成年糖尿病高度危险人群来说,要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
筛查年龄:所有≥40岁的成年人都应该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应从10岁就开始筛查。
筛查频率:首次筛查结果正常,应该至少每3年复查一次。
筛查方法:空腹血糖检查操作简易,是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是条件充许时,尽可能进行糖耐量试验(包含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如果发现血糖异常,要立即采取适宜的办法,这是治愈糖尿病的最佳时机之一。
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怎么办?
当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体检却发现血糖升高(血糖包括空腹及饭后血糖,切不要忽略饭后血糖);或者有口渴、喝水多、小便多、体重减轻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如被医生诊断为糖尿病,不要怀疑和抵触,这时也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机。
对于超重、肥胖的朋友来说,减轻体重很重要。只有坚持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才能防患于未然。而对于患上糖尿病的朋友来说,这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是需要坚持一辈子的。俗话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信通过病友们的努力一定可以摆脱糖尿病的“纠缠”。
编辑:林振
健康引领未来技术服务你我
欢迎投稿gjjs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