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心宽体胖、胖是福气...
但在新冠疫情当下,胖可不是福气
因为新冠病毒对“胖子”
太残忍
我们曾在天天科普
新冠病毒变异发生在免疫脆弱者体内!这类人该如何做好防护?一文中提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较容易受到感染,而肥胖的人也属于免疫力脆弱人群。
近期世界权威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一篇新冠的研究指出:新冠疫苗,肥胖人群打了可能效果并不会太好!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新冠对肥胖人群有哪些“区别对待”?
肥胖还有哪些危害?
如何科学地控制体重?
“危险的”肥胖人群
该项研究人员指出:对于肥胖或超重的人来说,接种新冠疫苗后,身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降低并且持续时间不长。
已知流感、乙肝、破伤风、狂犬病疫苗,在肥胖人群中的免疫效果均弱于普通人群。理论上讲,体重越大,疫苗剂量应该越大。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同样的新冠疫苗,对于肥胖或超重人群而言,保护效果不如正常人群。
新冠病毒对于一个“胖子”来说,不仅疫苗效果会打折扣,在感染、重症、死亡率上也被“区别对待”。
nature,图源健康时报
1、新冠病毒更青睐年轻的胖子
迄今为止,多项研究已经证明,新冠肺炎病毒更青睐年轻的胖子。
年5月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布的一篇研究提出:那些肥胖的年轻人可能更容易被感染。
柳叶刀,图源健康时报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脏病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于美国6个不同地区的重症监护病房的位新冠患者的相关信息。
研究发现:年龄和BMI(身体质量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因新冠入院的年轻个体更可能是肥胖人士,并且无性别差异,肥胖导致人们患新风险更高。
图源健康时报
研究人员解释,一方面,那些严重肥胖的患者(BMI≥35)体内存在过多的脂肪,会导致患者呼吸十分困难。
另一方面,炎症也是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脂肪本身具有代谢活性,它产生相当数量的被称为细胞因子的促炎分子,由此在人体内引发了一场免疫大战。
2、胖子因新冠住进ICU是普通患者两倍
年4月,纽约大学流行病学专家在《临床传染病》杂志发文指出:BMI35的60岁以下严重肥胖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入住ICU的可能性至少是健康BMI值患者的两倍。“病态肥胖”(BMI40)患者的死亡率,是非肥胖感染者的3倍。
图源健康时报
3、肥胖与呼吸机使用增加6.36倍相关
年4月,法国的研究人员在《肥胖症》(Obesity)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对例新冠患者的研究,几乎一半是肥胖或严重肥胖者。数据显示,在接受插管治疗的85名患者中,近90%的人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35。
而且身体质量指数BMI≥35与需要呼吸机的风险增加6.36倍相关,这一关联不受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影响。
4、肥胖患者重症风险可提高%
年4月,中国学者发表于柳叶刀预印本平台SSRN的一项研究中报告了深圳例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与体重正常的患者相比,超重重症可增加86%的肺炎风险,肥胖患者重症风险可提高%。
图源健康时报
5、肥胖的新冠患者62%死亡
年5月,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学者在科学顶级期刊《自然综述-内分泌学》(NatureReviewsEndocrinology)合作发表文章指出:
在24例华盛顿地区新冠重症患者中,超重和肥胖的有20位,占到了极大比率。肥胖患者中,有高达85%的需要用呼吸机,最终有62%最终死亡,这些比例明显高于非肥胖的患者。
研究表明,病态肥胖(BMI40)是需要住院的最主要的独立因素之一,重要性仅次于年龄因素。
6、肥胖是新冠死亡率的独立因素
年6月,一项由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共同负责的研究,揭示了肥胖是新冠死亡率的独立因素。该研究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
图源健康时报
研究指出,白色脂肪组织炎症是肥胖发病机理的关键。长期以来,肥胖一直被认为是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
此外,肥胖也是年H1N1流感大流行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当前新冠病毒感染者入院和预后不佳的风险因素。
肥胖毁健康
美国《医药日报》载文,刊出“肥胖最伤害5大人体器官”。
1、心脏
体内多余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心脏必须提供更多的血氧。
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
图源网络
2、结肠
研究发现,肥胖与结肠癌关联最大。在肥胖人群中,肠癌发病率与肥胖程度之间呈惊人的正比例关联。
专家认为,一大原因是,加工肉食和红肉摄入过量,增加肠道息肉(早期结肠癌迹象)危险。另一大原因是胰岛素或血液中与胰岛素有关的生长因子水平偏高。
3、大脑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人相比,胖人大脑组织平均少8%,大脑早衰16年。一般超重者的脑部组织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越胖,大脑认知功能越差。
4、皮肤
肥胖症会导致体内激素变化,进而导致黑棘皮症(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等)和瘀滞性皮炎(皮肤红肿发炎等),也会导致静脉功能减退,增加脚部溃疡危险。
5、肺脏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腹部肥胖者肺功能损害几率高两倍,慢阻肺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更高。
过多脂肪会增加体内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损害肺脏。
图源网络
控制体重
肥胖带来的健康隐患很多,但有很多小伙伴节食减肥也不合理,应该遵循科学的膳食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
1、减少热量摄入
首先明确一个原则:当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热量,机体才会“燃烧”储存在体内的脂肪来提供能量。
如果吃了太多高热量食物,就意味着要增加更多的运动量才能消耗它们,所以减少热量摄入就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身体不发胖。
2、保证蛋白质的补充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10%-15%,日常生活中应该选择优质蛋白质食品,比如鸡蛋清、鱼、低脂奶制品、去皮鸡肉等,必要时可以尝试大豆蛋白粉、乳清和酪蛋白粉等。
3、摄入脂肪有选择
虽然脂肪似乎很讨厌,但实际上机体离不开它,我们需要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脂肪。
相对于可恶的饱和脂肪(肥肉、*油、奶酪等),像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于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等)这样的健康脂肪,不仅能促进体脂减少,还能增加饱腹感,此外,健康的脂肪还能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运动后身体的炎症反应。
图源网络
4、选择主食很重要
健康的减肥膳食,要减少的只是油脂、甜食和精白米饭,而不是拒绝一切碳水化合物食品。比如多食用一些土豆、燕麦等“粗粮”,在满足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同时,还增加了饱腹感,就算“吃饱”也不用担心变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