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身边出现很多可爱的“小胖子”,相信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发胖感到烦恼,更担心因儿童肥胖引起的疾病。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带您了解儿童肥胖科普知识,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童肥胖的现状
截至到年,世界上有超过1亿儿童和6亿成人存在肥胖。自年以来,70多个国家的肥胖患病率增加了1倍,其他多数国家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年至年,中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亦持续增长,至年超重及肥胖总检出率高达19.4%。
什么样的儿童属于肥胖?
孩子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身高和体重差异较大,不能单以体重作为评价标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作为诊断肥胖症的有效指标,BMI是指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即BMI=体重(kg)/身高2(m2)。对于年龄大于2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BMI随性别和性发育程度而变化,在儿童中要将BMI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值进行比较,BMI≥同性别、同龄儿的第95百分位数可诊断为“肥胖”,85百分位≤BMI<95百分位的儿童描述为“超重”。
中国儿童、青少年BMI分类标准
儿童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儿童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儿童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肥胖儿童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为正常体重者的4-6倍。肥胖还会带来皮肤问题,如黑棘皮病,颈后、腋下、体褶和关节部位出现色素沉淀过度、过度角化和柔软斑块。超重及肥胖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肥胖孩子往往存在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各项集体活动参与度差,这些反过来又促进肥胖发生。
孩子肥胖该怎么办?
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都应当接受体重和相关疾病的咨询,应当检查其是否患有肥胖所带来的相关疾病,及时对相关疾病进行处理及干预,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发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您的孩子存在相关问题,尽快到儿童内分泌门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已开诊2个月,接诊各类内分泌疾病患儿数十例,全国知名儿童内分泌专家刘戈力教授和杨箐岩教授坐诊指导,欢迎广大患儿及家长前来咨询、就诊。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来源
儿科
编辑
*委宣传科
投稿邮箱
x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