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才安全别大意,运动时避 [复制链接]

1#

运动、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作息都有利于我们对体重、血糖以及三高的控制。一方面,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用药量。正因为如此,临床上才将运动作为控制血糖的方法之一。那么,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而言,我们要如何进行运动才安全呢?该避开什么误区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

简单了解糖尿病

在临床上,多吃、多喝、多尿和体重减轻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有些人还会有黑棘皮症、皮肤搔痒、手脚麻、阳痿、伤口愈合不良等症状。血糖水平不仅是判断我们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标准,而且还是判断糖尿病预后的标准。

在我们确诊糖尿病之后,我们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值,就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避免并发心血管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酮酸中毒的风险或高血糖高渗透压非酮体性昏迷及其死亡率,甚至能预防或延缓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和我们可以依照一套完整的糖尿病管理计划,来达到糖尿病控制的目的,其中包含了自我监测、营养治疗、规律运动、药物治疗、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持续教育、定期评估治疗效果等七大项。

而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想要安全运动,就必须将个体差异考量进去,以降低从事运动时的风险。因此,我们在运动之前必须依据自己的年纪、药物及血糖控制的情况、足部溃疡及疾病史,比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病变、关节疾病等,才能决定我们适合进行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会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运动具有高效能又全面性的健康效益,除了可以减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血压、增肌减脂、增加骨密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是药物无法取代的良好效益之一。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而言,可以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及糖化血色素、减少对药物及胰岛素针剂的需求及提高胰岛素敏感度。运动训练可以强化能量代谢,对于人体内分泌也有较好的影响。总体归结于以下4点益处: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会使得胰岛素感受器及其受体与传导蛋白激酶等反应物表现增加,令胰岛素的反应可以顺利进行,进而增加胰岛素敏感。简单理解就是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降低血糖。2、增加葡萄糖转运转蛋白的表现,使肌肉能更有效的利用血糖。一旦肌肉对血糖的利用度增加,我们体内的血糖自然会比不运动的时候肯定是降低的。3、肌肉是储存肝醣量最大的器官,运动可以刺激肝醣合成酶的表现,增加肝醣的合成,所以比起缺乏运动时候,能量较能以肌肉肝醣的形式存在,而非转为脂肪囤积。4、长期的运动训练可以对血管弹性也有明显的改善,高血糖会使得血管硬度上升,有运动训练的民众可以减少餐后血糖上升后对于血管弹性的影响。

糖友运动避开这4个误区很重要

运动在糖尿病治疗是相当重要,但是在运动处方的设计需要考量三大方向:提高体能、降低慢性病的危险性以促进健康、确保运动时的安全性。一般来说,我们在运动时应该避开四个误区,才不会造成危险。

1、不进行运动前的评估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而言,在运动之前做一个详尽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运动伤害或意外,在运动前必须先做完整且有系统的健康检查,比如一般检查、个人病史、家族史、可控以及不可控的危险因子,如肥胖、血脂、血压、抽烟、运动习惯、运动负荷心电图、自律神经功能、眼科、肾脏功能、是否有下肢病变的问题以及血糖控制的状况。一旦存在上述问题,我们就应该谨慎运动了。

2、单一运动方式,没有将耐力、柔软度与肌力训练加进运动中

尽管运动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的有氧运动像脚踏车、慢跑、游泳都可以进行。但是作为糖友而言,运动应该不要拘泥于单一的运动方式,应该将耐力、柔软度与肌力训练加进运动中。若是肥胖或下肢有问题的人,可以用水中有氧等减少关节负荷的运动。肌力训练可增进神经及肌肉的功能,也能帮助控制血糖,一开始对体能比较不好的人,可以利用步行或爬楼梯来提升下肢肌力。

3、运动强度太高

对于糖友而言,我们的运动强度不需要太高,太高了很容易使得血糖降得太低。因此,糖尿病人的运动强度不需要太高,运动时的心跳只要比安静的心跳多20~30下次分钟,就可以有明显的健康效益,反而是运动的时间及频率更为重要,每周3~4次,每次20~40分钟就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如果要减肥就需要持续运动每次45~60分钟,且每周4至5次才有效果。

4、没有根据运动前后的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运动会影响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所以饮食份量及药物的使用都须小心,最好能依据血糖的数值做出适当的调整,故血糖监测相当重要。运动前后落实血糖测量及记录,了解运动对自身血糖的影响。根据个人经验去选择正确的食物,也最好能养成规律定时运动习惯。不过,我们需要避免不规律运动,因为这有可能会使我们需要摄取多余的食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