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10人中有1人患病,每年潜在患者数激增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http://www.xcgfxx.com/

年11月16日

阅读全文约6分钟

预告片抢先看

本期专家

刚刚过去的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呼吁个人和社会共同行动,防控糖尿病。

说起令人甜到忧伤的糖尿病,不少人认为自己年轻,或是不爱吃糖且作息健康,「富贵病」一定不会降临。

如今糖尿病呈年轻化趋势,更有不少糖尿病家庭扎堆出现,我们对糖尿病有多少了解?

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有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与高致死率特征的终生性慢性疾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25亿,预计年糖尿病患者将达6.29亿。

而中国是全球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成人中,每10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

如今糖尿病已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危害仅次于癌症。

糖尿病类型和特征

糖尿病从类型看,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也称青少年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因机体胰岛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需每天服用胰岛素。

2型糖尿病因胰岛素作用于集体作用较差,导致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

发病率

1型糖尿病发病率低,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

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5%。

好发人群及体征

1型糖尿病好发于35岁前的正常或偏瘦体型的人群。

2型糖尿病好发于35—40岁后的肥胖或超重体型的人群。

病征

1型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病征明显。

2型糖尿病的病征不易察觉,常疲乏无力,视力模糊,频繁感染,黑棘皮病或出现手脚刺痛麻木。

糖尿病家庭扎堆出现?

糖尿病家庭是「一人得病,家人高危」的糖友之家,调查显示7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家庭聚集的现象。

我国学者曾调查个糖尿病家族,发现除了原患者,14%的家人要不患糖尿病,要不出现糖耐量减退现象,即进入了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家庭扎堆离不开遗传和环境,改善家庭生活方式、积极进行疾病管理尤为重要。

遗传

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会成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是遗传因素只是小因素,并非一定会遗传。

关键在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尤其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

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饮食习惯都有相似之处。

如果父母均有糖尿糖,而孩子喜爱肥腻、高热量食品、不爱运动且爱熬夜,都将导致血糖逐渐升高,患病风险增加。

血糖升高的危害特别多,早期微升高无明显特征,持续升高将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昏迷。

糖友家属能做什么?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且大多数居家治疗,光靠医护人员和患者很难达到良好的病情控制,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首要是共同改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察觉不适或是血糖有异样,要及早就医,及早诊断。

其次是给予患者心理安抚与支持,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可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病情控制。

最后是和患者共同学习糖尿病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避免迷信、四处乱投医以致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学习糖尿病知识那么重要,那这些易被忽略的知识你知道吗?

糖尿病潜在患者有哪些特征?

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哪些体质特征?

如何通过中医方法调理潜在糖尿病?

精彩节目预告

本周六23:30广东卫视播出《健康有道之广东名医大讲堂》

医院二沙岛分院

内分泌科主任

唐咸玉

将教大家如何用中医方法防治糖尿病。

本期健康掌门人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

热门健康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