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满养生知多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治吗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小满养生

小满养生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是公历每年5月21日、22日左右,太阳到达*经60时交小满节气,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四目中,小满老,物至千此小得盈满。”小满是植物果实生长饱满但未成熟的阶段,需要养分的阶段。小满,万物至此,小得盈满。小满节气,雨水逐渐增多,标志着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将至,因此小满以“满”字突出。

一、起居养生

(一)注意防热防湿防寒

夏季是阳气最旺的季节,小满作为夏季第二个节气,阳气旺盛,小满注意防热,此时适合加棉纤维衣服,可以吸收汗液。小满气温相对春季提高明显,但雨量也增多,会有时天气温度下降,若不注意添加衣服保暖,就容易受凉,所以小满应注意防寒。为了防湿热,坐卧要有讲究,不要贪图凉快,在潮湿的木板上睡卧;不要在晒热的椅凳及砖石上坐卧,以防热毒侵入皮肤,生疮或毒疖。小满以后,气温明显升高,降雨量也有所增加,注意防湿热性皮肤病。

(二)早睡早起

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小麦进入灌浆阶段,人也进入升阳的重要阶段,天气变得昼常夜短,人们应顺应阴阳消长规律,早睡早起,顺应体内阳气的生发。如果睡眠不好,白天身体容易困倦疲乏,所以要做到起居有规律,即早睡早起,按时入睡。

二、饮食养生

(一)增苦省酸

在饮食上,小满前后有吃苦菜的风俗。《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效。

(二)饮食清淡,祛湿热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小满时节,万物繁茂,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的五脏六腑不受损伤。小满也是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的素食为主。

(三)常用食物

小满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绿豆、冬瓜、丝瓜、*瓜、*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热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牛肉、羊肉等。小满进补不宜偏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

(四)常用食谱1.姜汁扁豆原料:扁豆g,鲜姜25g,香油、酱油、精盐、味精、醋各适量。做法:扁豆择洗干净,切成丝,用开水烫熟捞入盘内,晾干水分,鲜姜去皮,洗净,剁成细末,放入盘中,加入香油、醋、酱油、精盐、味精调成姜汁。扁豆盛入盘内,浇上姜味汁,拌匀即成。功效:健脾祛湿,消暑,养胃下气,补脾止泻。2.酸辣萝卜丝原料:白萝卜g,香菜15g,辣椒油30g,香油、酱油、醋、味精、姜、青蒜、精盐各适量。做法:将萝卜去皮,切成丝,加入少量的精盐拌匀,腌制5分钟,挤干水分;青蒜切成粗丝;姜去皮切成丝;香菜切段。将萝卜丝、姜丝、青蒜丝、香菜放入盆内,加入酱油、白糖、醋、味精、香油、辣椒油拌匀,盛入盘内即成。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

三、经络养生

二十四节气人体气血流注中,小满时节为手厥阴心包之脉气血走向为甚,且小满湿热盛易损伤脾,故其养生应当以健脾利湿、和胃养阴,宁心安神为原则,经络养生应以调理脾胃经、心为主。(一)常用穴位取穴:内关、血海、阴陵泉、脾俞、足三里。(二)常用方法1.点按内关定位:在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方法:手心朝上,从腕横纹向肘窝方向量2寸,两根筋之间,即为取穴

操作方法:指点按,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共7次。

2.按揉血海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取穴方法: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顶端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指点按揉,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共7次。

3.点按阴陵泉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小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操作方法:指点按,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共7次。4.脾俞拔罐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方法:正坐或俯卧位,找到两侧肩胛下角,往中间水平连线,相对应的是第七胸椎,再向下摸4个椎体,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操作方法(留罐法):将罐吸住穴位局部后不移动,留置10~15分钟,直至皮肤呈瘀血为度,7天1次。

5.灸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取穴方法: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与腓骨之间,胫骨旁开一横指,即是本穴。操作方法(温和灸):20~30分钟,节气当日和节气前后连续3天,每天1次,共7次。

四、运动养生

(一)运动原则小满时节,气候炎热,阳气充盛,是养阳的好时机,这时人们应当顺应气候变化,进行多样的户外运动,与自然万物同气相求。小满时节适宜晚睡早起,适宜参加多样户外运动,打太极、散步、慢跑等,也可培养下棋、书法、钓鱼等陶冶情志的爱好。(二)常用功法马王堆导引术——龙登。本式功法意在足太阴脾经,本经腧穴主要用于防治脾胃、妇科、前阴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疸、身重无力、月经过多、崩漏、痛经、阳痿、遗尿、小便不利、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1.分解动作动作一:两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成八字步;双掌缓缓提至腰侧,掌心斜向上:目视前方。动作二: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斜前方下插,意想浊气下降,全蹲时转掌心向上,在胸前呈莲花状目视双掌。动作三:起身直立,两掌缓缓上举,伸展于头顶上方,目视前上方。动作四:两掌以手腕为轴外展,指尖朝外,脚跟同时缓缓提起,目视前下方。动作五:两脚跟下落,两掌内合于胸前下按,指尖相对,随后两臂外旋翻掌,两肩外展,中指点按大包穴:目视前方。动作六~动作九:同动作二~动作五。本式一下一上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两掌自然垂落下身体两侧:目视前方。2.习练要点(1)下蹲时,根据自身年龄及柔韧性状况,可选择全蹲或半蹲。

(2)手掌外展提踵下看时,保持重心平衡,全身尽量伸展。(3)两掌上举时,意想从脚大趾(隐白穴)上行,经膝关节内侧(阴陵泉穴)至腋下(大包穴)。

文章来源:肖碧跃、彭亮主编·《二十四节气养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更多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